气泡轻质土制作过程
气泡轻质土(也称为泡沫轻质土或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原料准备
原料土:原料土可以是工程废弃土或细砂。为了达到与固化剂及气泡的充分混合,并确保气泡轻质土的流动性,原料土的直径应小于5mm。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原料土,应先进行解泥及必要的筛分处理。
固化材料:固化材料分为主剂和辅剂两种。主剂主要起固结、加强土体骨架的作用,以水泥类为主,常用的有火山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高炉硅酸盐水泥等。辅剂以催化、早凝为目的,常用的有石膏粉、硅粉等辅助材料,加入这些材料的目的在于减少主剂的用量,降低造价。
起泡剂:起泡剂主要有界面活性类、蛋白类、树脂类材料等。
水:用于与水泥混合制作水泥浆,以及稀释起泡剂。
二、制作过程
水泥浆制作:将水与水泥进行不小于10s的搅拌混合,制成水泥浆。
气泡群制作:将起泡剂和水按一定比例(如1:39)连续加入稀释装置,制成稀释液后加入气泡装置。同时,通过空压机加压,用减压阀控制输气压力,以稳定的压力和气量向发泡装置供气,与稀释液充分混合后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群。气泡直径通常为30~300μm,要求气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混合搅拌:将制作好的水泥浆和气泡群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为5s左右。搅拌完成后,即可进行管泵输送浇筑。
三、浇筑与养护
泵送浇筑:气泡轻质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通过管道泵送。为防止泄漏,通常需砌一些必要的挡墙。浇筑时,泵管出口应始终保持埋置在气泡轻质土中,以控制气泡的消解和混合料的离析。浇筑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0.3~1m),以保证质量。
覆盖养护:浇筑完成后,应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期间,应保持路基基底处于无水状态,避免气泡轻质土吸水后容重增加。
四、注意事项
配合比:气泡轻质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施工所采用的水泥等原材料进行微调,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
浇筑质量:为保证浇筑质量,每层浇筑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25~50cm),待每层浇筑后经过约10h的凝固结硬,便可进入下一层浇筑。
施工环境:在浇筑前,应对基底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基底没有积水且足够密实。同时,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避免雨水对气泡轻质土产生消泡影响。
综上所述,气泡轻质土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准备、制作过程、浇筑与养护以及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气泡轻质土的质量和性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