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高强”的新型混凝土怎样施工
“轻质高强”新型混凝土施工全解析
一、材料特性与施工关联
轻质高强特性
密度与强度:干密度可低至1932kg/m³,但3天抗压强度可达119MPa,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等需减轻自重且承载要求高的工程。
骨料选择:常用页岩陶粒、煤矸石陶粒或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矿渣粉),需预湿润处理(气温5℃以上提前12-24小时淋水)以避免混凝土离析。
外加剂与掺合料:使用聚羧酸盐减水剂提高流动性,掺合料(如硅灰、矿渣粉)优化性能,需准确计量(水泥、水、外加剂偏差≤2%,骨料≤3%)。
二、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清理积水、浮灰,修补裂缝、蜂窝麻面。
卫生间回填时,检查防水层及管道隐蔽工程,进行蓄水试验确保无渗漏。
泡沫制备(发泡混凝土专属)
方法:采用压缩空气法发泡,效率高且泡沫稳定。
配比示例:1m?回填空间需水泥300kg、水200kg、发泡剂1kg(家用卫生间简易配比)。
搅拌混合
设备:强制式搅拌机,采用二次投料法确保均匀性。
工艺:轻骨料需预湿润,外加剂在骨料吸水后加入;易碎骨料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运输与浇筑
运输:时间≤45分钟,防止离析,必要时人工二次拌和。
浇筑:
高度>2m时用串筒或斜槽,避免离析。
振捣采用高频振动器(16000-20000周/min),插入式振捣器作用半径为普通混凝土的1/2,间距缩小1/2,时间10-30秒。
养护与验收
养护:自然养护≥14天(硅酸盐水泥),炎热干燥气候需覆盖喷水;蒸汽养护效果更佳,但需静置≥2小时后再升温(速率15-25℃/h)。
验收:检查外观无缺陷,留置试块检测容重及抗压强度。
三、关键注意事项
搅拌与运输
强制拌和+二次投料,电子计量控制精度。
缩短运输时间,避免坍落度损失。
振捣与泵送
高频振动器充分振捣,即使使用减水剂仍需振捣。
泵送时粘度大,需高泵压,现场搅拌混凝土出机后60分钟内入泵。
养护与防裂
早期收缩大,需防止表面水分损失,必要时采用覆盖保湿或蒸汽养护。
四、特殊场景适配
屋面找坡/卫生间回填
流动性好,无需振捣,直接倾倒或泵送,表面抹平预留排水槽。
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
利用轻质高强特性降低地震惯性力,提升抗震性能。
严格控水胶比(如≤0.35)及骨料级配,确保强度与耐久性。
五、总结
“轻质高强”新型混凝土的施工需兼顾材料特性与工艺细节,从基层处理到养护验收,每一步均需严格把控。通过科学配比、施工及特殊场景适配,可充分发挥其轻质、高强、耐久等优势,为现代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