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材料组成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材料组成是混凝土强度形成的内因,主要取决于组成材料的质量和混凝土中各组分的比例。
(一)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凝结后形成的混合料的质量,而混合料的质量又取决于水泥的特性和水灰比。试验表明,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因素,但在实际混凝土配合比范围内是主要因素。
(2)骨料特性:骨料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骨料的形状和表面性质与强度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公路中间选择表面粗糙、棱角分明的碎石作为集料,需要对集料的压碎值进行测试分析。压碎值指标不合格的骨料严禁用于桥梁混凝土。
(3)浆骨料比是指水泥混凝土中水泥浆的体积与骨料的体积之比,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相同水灰比下,达到Z佳浆骨料比后,混凝土强度随浆骨料比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施工试验中,应采用合适的浆液浓度比。
混凝土工艺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一)活性矿物掺合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微裂缝的出现,提高后期强度。外加剂中的硅质组分被混凝土水化产生的碱激发,进一步反应并长期维持强度增长。
(B)使用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特殊影响。Z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是减水剂,它对混凝土的强度至关重要。由于搅拌混凝土在施工前要求有一定的流动性,传统混凝土的加水量总和是水泥水化所需水量的两倍以上,水化后多余的水分从混凝土内部迁移出来,形成大量的孔隙,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减水剂的作用是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和易性,减少混凝土的搅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在施工试验中,证明了相同配合比、相同施工方法的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与湿度、温度和初始养护时间有很大的关系。施工时同时取两组试件,一组标准养护,一组自然养护,达到龄期后进行试压。压力试验结果表明,标准养护条件下试件的强度明显高于自然养护条件下的强度。因此,在公路建设中,所有组件和结构都应该覆盖和浇水,以保持健康。一湿度,如果混凝土浇筑后能保持湿润,根据水泥的特性,混凝土的强度会随龄期呈对数增长。二是温度,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影响很大。相同湿度养护条件下,低温养护强度增长缓慢。为了达到一定的强度,低温固化比高温固化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施工中,为了赶工期,在构件预制场搭建大棚,或者对构件进行密封覆盖,进行蒸汽养护。在第三龄期,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加。一般来说,早期强度增长较快,后期增长较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