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回填土规范要求是怎样的
管道回填土的规范要求旨在确保管道铺设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规范要求:
一、回填前的准备
清理沟槽:回填前须将槽底杂物(如草包、模板及支撑设备等)清理干净。
排水措施:采用明沟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畅通,沟槽内不能有积水;采用井点降水时,其动水位应保持在槽底以下不小于500mm。严禁带水回填。
二、回填土的要求
土料选择:
槽底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采用细粒土回填。
采用砂、石灰土或其他非素土回填时,其质量要求按施工设计规定执行。
回填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Z佳含水量附近,以确保压实效果。
分层回填与夯实: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工具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例如,木夯、铁夯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蛙式夯、火力夯的虚铺厚度为2025cm;压路机为2030cm;振动压路机不应大于40cm。
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回填土的要求压实度、采用的压实工具、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应采用薄铺轻夯夯实,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
回填顺序:
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Z低的时刻进行,从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同时夯实后再回填二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500mm处。
沟槽支撑应在保证施工安全的情况下,按回填次序依次拆除。拆除竖板桩后,应以沙土填实缝隙。
三、特殊区域的回填要求
管道试压前的回填:在管道试压前,一般情况下,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宜小于500mm,并应留出管道接头处200mm范围内不进行回填。
管道试压后的回填: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时间处于空管状态。
检查井等周围的回填:检查井、雨水口及其他井室周围的回填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回填材料压实后与井壁紧贴。
四、压实度的要求
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不同管道种类和部位的压实度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例如:
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小于90%(圆形管道中的混凝土管道、钢筋混凝土管道和铸铁管道)或95%(钢管道)。
管道顶部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85%(没有规划修路的沟槽)。
五、注意事项
回填土时不得将土直接扔在管道上,更不得直接砸在管道抹带、接口上。
需拌和的回填材料应在运入沟槽前拌和均匀,不得在槽内拌和。
在寒冷地区进行沟槽土方开挖和回填时,应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综上所述,管道回填土的规范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回填前的准备、回填土的要求、回填顺序、特殊区域的回填要求以及压实度的要求等。这些规范要求旨在确保管道铺设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返回列表